8月15日,裘东耀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市粮食工作。副市长卞吉安、市政府秘书长张良才、市政府副秘书长宣伯林及市粮食局、农业局、财政局、规划局、咨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粮食局围绕市咨询委提交的《新时代推进我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报告和省粮安办下发的《浙江省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办法》,就我市粮食生产能力、产业发展、物流园区、异地储备、粮油配送、应急保障以及去年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存在的问题和整改举措等有关情况作了汇报,各有关部门对加强我市粮食安全提出 有关意见和建议。副市长卞吉安就有关粮食安全工作提出意见。
裘东耀市长在听取与会人员发言后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高度重视宁波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粮食工作地位很重要,粮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结合宁波的实际,保一方平安。会前,省委副书记、市委郑栅洁书记在市咨询委提交的《新时代推进我市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我在省粮安办下发的《浙江省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办法》上作出批示。今天,我们专门进行专题研究。
裘东耀市长强调:做好宁波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要做到“五个强化”:
一是强化粮食生产能力。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市粮食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等部门要充分履行耕地保护职责,
对已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管护责任和改造提升,提高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同时,推广应用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要利用我市山地较多的优势,规划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杂粮、旱粮和木本油料,以备不时之需。市农业局要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粮食局等部门及早谋划相关“十四五”规划,研究制定新一轮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
二是强化粮食储备工作。要根据粮食储备“数量真实、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储存安全、轮换高效”的总要求,摸清全市粮食库存底数,合理确定规模,优化结构布局。主动加强沟通对接,结合中储粮、省储粮在辖区内分布和规模情况,建立健全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本地储备与异地储备互为补充、统一规范、协同高效的储备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市粮食局要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等部门加强我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对部分粮食仓储基地搬迁、新建等项目方案深入研究、科学论证,选择最优化、最经济方案,分级储备、集散为整,进一步完善我市粮食储备体系。
三是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保障全市粮食安全的责任逐级夯实并落到实处。认真总结分析2017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抓好整改,落实措施,补齐短板;要结合2018年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方案,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模拟打分,查漏补缺,确保完成我市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在2018年考核中争先进位。
四是强化构建粮食流通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港口优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临港粮食经济带,形成产销有机衔接、产业深度融合、布局结构合理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结合实际打造集仓储、贸易、中转、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物流产业园区,鼓励粮食“大进大出”的进出口贸易,巩固并拓展国际国内粮食产销合作大平台,主动融入国家粮食物流节点城市建设。
五是强化粮食产业发展。要着力推进粮食产业新发展,研究出台粮食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认定和扶持粮食重点龙头企业,推动我市从粮食消费大市向粮食产业经济强市转变。要加强前期谋划,着眼长远,谋深布局,制订粮食产储加销整体发展意见,加快粮食优质优价收购机制构建,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油产品提质换代。要坚持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全力打造“甬优”从种子到谷物、粮食制品的全产业链粮食品牌。